• 缅怀烈士功绩 弘扬烈士精神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30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连日来,我校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烈士功绩,大力弘扬烈士精神,积极营造崇尚烈士、学习烈士精神的浓厚氛围。

    930日上午9时,向罗扬才烈士雕像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全体在家校领导、机关部处、群众团体和校关工委负责人,各学院、研究院党委书记、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师生代表,来到罗扬才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瞻仰祭扫。

    在庄严的罗扬才烈士雕像前,全体肃立共唱国歌,并向罗扬才烈士雕像三鞠躬。校长朱崇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代表全校师生,向罗扬才烈士雕像敬献花篮。

     

     

    敬献花篮仪式后,全体国防生在烈士陵园进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活动。国防生们在罗扬才烈士雕像前整齐列队,鞠躬致敬,在默哀中饮水思源、感念烈士。在肃穆的氛围中,全体国防生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烈士遗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

    当天上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带队看望了罗扬才烈士的儿子罗德标、陈炎千烈士的女儿陈继红,表达了对他们的亲切问候和敬意,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希望烈士的精神和优秀品质能在当代可以得到更好传承。

    在“厦大易班”等网络新媒体平台,“随‘易’谈——烈士纪念日二三事”、“说说你心中最伟大的革命烈士”等网上纪念活动也在火热进行。学校师生们积极参与,缅怀烈士功绩,畅谈想法感受。法学院辅导员高斌认为,烈士精神应该包含有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信念。在和平年代,爱国、奉献依然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脊梁,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本科生刘晓宇表示,缅怀烈士是对民族历史的铭记,是对为国为民做出巨大牺牲的人们的庄严纪念。在纪念日,我们不仅要记住战争的伤痛,也要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和平的珍视,以及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的坚定信念。

    “烈士纪念日”当天,各学院、研究院也纷纷组织向烈士墓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通过微博、微信、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追忆英烈、网络主题讨论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的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当地的烈士纪念活动,到厦门市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嶝后山顶烈士陵园参观瞻仰、祭奠烈士。

    此外,各学院、研究院还通过参观两岸战时前线阵地、追寻革命烈士足迹、寻访烈士遗属、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沙龙、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观看红色电影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烈士的英雄事迹,追忆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营造缅怀烈士的浓厚氛围。

    罗扬才烈士是厦门第一位共产党员,是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支部首任书记。1927年,年仅22罗扬才在厦门“四·九”政变中被捕,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他的革命精神也被确立为厦门大学“四种精神”之一,为所有厦大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年8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正式以法律形式将9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的烈士纪念日,将举行全国公祭烈士活动,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

    (宣传部 赖炜芳 综合来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