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5年宿舍文化建设暨“三走”活动之“跑神去哪儿”定向越野比赛决赛在演武场举行。经过3月20日、21日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4支队伍脱颖而出,参与决赛的比拼,其中包括教师队伍2支,学生队伍12支。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主办、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团委承办,是外文学院为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帮助住宿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教育,弘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精神而开展的,其比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趣,重在提倡运动精神,强调团队协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吸引了老师同学们的踊跃参与。

正午12时,全体决赛参赛队伍已悉数到位,做好了比赛准备。学院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是参赛选手之一的杨云良老师宣布本次决赛正式开始。本次决赛由刘文田同学和刘昱洲同学主持。这两位乔装打扮的“村长”和“村支书”以幽默活泼的主持方式充分调动了现场气氛。随后,决赛中参赛队伍采用分批出发的方式,每隔五分钟就有一支队伍踏上成为“跑神”的征程。

12时30分,第一支参赛队伍“专四考了九十分”队出发,他们矫健的步伐,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飒爽英姿。随后,“乐跑”队、“外文青椒”队、“2401”队等队伍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出发顺序依次出发。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乐跑”队和“外文青椒”队这两支教师队伍。前者由我院党委副书记杨云良老师,院团委书记乐无恙老师,兼职辅导员梁小晏、郭立欣、洪玮、李宝龙老师组成;后者由我院法语系教师沈澍、袁唯、杨胜强和公共外语部教师朱丽航、许盈盈组成。虽然他们平常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但在“跑神”的舞台上,他们成为了一群热爱跑步的运动达人。响亮的口号显示了他们必胜的决心,而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魅力所在:不论年龄、身份,只要你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你都能在“跑神”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比赛的前两关分别要求队员们用背靠背的方式挤爆气球和用吸管传递橡皮筋,而这些看似困难的任务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只能算是热身,几乎所有的队伍都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但设立在厦大幼儿园的第三关却让很多参赛者大吃苦头。此关要求队员们从提供的十五张画中找到关于数字的暗示,之后把图画按数字顺序排好就算过关。一些看似普通的画面,却极大地考验了参赛者的想象力。于是乎,挠头、皱眉成了选手们在这一关的标志性动作。看来除了体能之外,聪明才智也是衡量“跑神”的标准之一。
在接下来的征程中,队员们要依次面对“踢毽子”、“你画我猜”、“篮球投篮、排球垫球和乒乓球掂球接力”、“随手拍”和“找姓氏”等五个项目的考验,其中最有意思的项目莫过于“你画我猜”。选手们根据提示,用作画的方式传递信息,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作品。看着那些与原作品相去甚远的图画,人们不禁要为猜词队员的想象能力捏一把汗。运气作为生活中的一个神奇的因素,有时候也可能影响着一支队伍的成败。比赛的最后一个关卡就将这一点展现的淋漓尽致,选手们要在抽签得到的六个姓氏中任选四个找到相应的路人,并出示可证明身份的证件,由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即为过关。比赛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队员们抽得的姓氏,如果抽到了像“笪”和“满”这样的生僻姓氏,恐怕只有“欲哭无泪”了。在完成了这个任务后,选手们要做的就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大本营,为自己的“跑神”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5时,14支参赛队伍均已先后返回演武场大本营,完成了比赛。最终 “大红大紫”队以1时7分钟的佳绩斩获一等奖,“乐跑”队、“杰哥不要啊”队获得二等奖,“奔跑吧!兄妹”队、“专四考了九十分”队、“4+1”队获得三等奖,其余8支队伍获得优秀奖。此外,“外文青椒”队获得“最佳表率”奖,“乐跑”队获得最佳风采奖,“专四考了九十分”队获得“最具才华”奖,“杰哥不要啊”队获得“最具人气”奖,“Courage”队获得“最逗比”奖。
本次外文学院“跑神去哪儿”趣味团体体育运动项目使运动的良好习惯与体育精神融入到学生生活中,鼓励学生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及校园文化氛围。
(外文学院宣传中心 文/钱天昊张筱筠 图/张牧艺滕子君俞鳕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