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学子情暖沙美村空巢老人
    发布时间: 2016年01月03日


    出翔安校区东大门,穿过一条马路就是沙美村,在这里,空巢老人和青年志愿者们的故事每周都在上演。1230日上午,海洋与地球学院志愿者们早早来到村里,看望了四位老人。

    政府和社会给了我很大支持,很关心我的生活。”

    年近九旬的彭爷爷是海洋青年志愿者三年来持续重点关心和帮助的对象。彭爷爷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证件低保都被儿子霸占着,只能靠相邻接济和捡垃圾生活,因风湿与瘦弱,老人的双脚早已无法支撑身体,只能跪着“走路”,这一跪就是十几年。自多家媒体报道老人的情况后,很多好心人送来食品和衣物,甚至有人尝试帮他找一个养老的地方,但他担心自己腿脚不便会给别人造成麻烦。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以前他的儿子喝酒后还会打骂他,现在他与儿子一家彻底失去了联系。“他很久没回家看我了。”老人的语气中带着悲凉。

    他说,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之下,现在已不靠捡垃圾为生,但看到路边的铁罐、塑料片仍会捡回家废物利用。志愿者每次去看望他,他都会感激地说:“政府和社会给了我很大支持,很关心我的生活。”

    “不让老人的孤独感蔓延,是我们做志愿者的初衷”

    志愿者们的到来,让原本空荡荡的家里变得热闹起来。他们为老人带早餐、烧开水、讲笑话,和老人们拉家常,对于老人来说这是无比开心的事了。老人们大多讲闽南语,因此外地的同学在与老人们的语言沟通上会存在小小的障碍。“我们大致能理解彼此的意思,其实有时候不需要语言,一个微笑就可以”,志愿者这样说道。90多岁的老奶奶,身体十分硬朗。这一批志愿者向她请教健康长寿的秘诀,奶奶自信地讲起了她锻炼身体和注意饮食的经验。2015年进入尾声,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意味着团聚,但加剧了空巢老人的孤独,不让老人的孤独感蔓延,是我们的初衷。”志愿者们这样说。

    每一次告别,老人们都非常不舍,他们希望志愿者能常来看看,陪他们说说话。目送志愿者远去,老人们才回到自己的家中。作为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品牌项目之一,三年来,沙美老人扶助活动风雨无阻地开展着,一代又一代海洋人正在爱心接力。他们希望通过这一行动,散播爱心,感召更多人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列中来,为和谐社会创造更多温暖和感动。






    /海洋与地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海洋与地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