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晚情深”老年大学英语教学行动作为一项具有外文特色的志愿项目,初衷是希望志愿者能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服务老人,将地道实用的日常交际英语和文化知识带给他们;同时,通过知识的传递,在志愿者与老人之间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由脑到心,服务于老人们现实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本学期的“E晚情深”老年大学英语教学行动即将圆满落幕,请跟随着“E晚情深”的“3E指南”,一起深入了解这个项目吧!
第一个E:English speaking 地道口语重实用
“每一个周四的清晨,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一个约定,一个与我们的忘年交们共聚共学共亲的约定。”
还没到上午十点,教室就已经热闹起来。在那里,有志愿者老师提前在黑板上写着课堂笔记,有认真的学员拿着上节课的讲义向志愿者们仔细地询问着,还有志愿者和老人亲密地坐在一起谈心。
在温馨和谐的课堂上,老人们展现出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他们认真地听讲,在教案上一笔一划地写下笔记时那专注的神情;他们推着老花镜,认真地指着单词询问的时候那认真的姿态,无一不令人敬佩。
扫清新词障碍之后,便是课堂的重头戏——口语对话。每到口语对话环节,学员们都跃跃欲试。他们绘声绘色的演绎中,有带着英伦绅士腔的老爷爷缓慢优雅的询问,也有热情的阿姨带着一点东北口音的邀请,丝毫不输于任何一场精彩的情景剧。
“E晚情深”的活动初衷,就是为老年人提供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满足老人们自我深造和出国的日常对话需求,让他们能带着自信开口说英文。而如今,老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就是这个项目最大的成功。

金砖英语教学
第二个E:Internet 线上延伸有新意
“老师们辛苦啦,我在家里也可以听练习啦”伴着一个可爱的“Thank you”表情,一位老人这样在微信上回复志愿者。
每节课后,志愿者老师们都会将录好的单词讲解和对话音频发在建好的微信群上,方便老人们在家复习重温,这样贴心的形式获得了老人们的一致“点赞”。
“只靠课堂的教学,难免过个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下课自己对着教案读也不知道发音标不标准。但是现在有了微信群,随时随地可以听,能更好地掌握上课的内容啦,感觉自己也赶了回时髦!”一位阿姨眉飞色舞地说。
线上延伸教学,既加深了老人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鼓励他们参与线上社交,掌握社交软件,让老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过得更舒心,更愉快。

厦港社区活动中心课堂进行中
第三个E:Emotion 晚年陪伴,“E”颗真心
“曾经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阿姨在下课时主动找我聊天。她告诉我,她的女儿去伦敦留学多年,自己学英语一方面是希望将来能去看望她,另一方面,也是不至于让自己太过孤独。她说,有了我们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大学生的陪伴,每一个上课的早晨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活动志愿者谈及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说到。
除了校内的老年大学,外文青中也积极筹划了校外厦港社区老年大学的姊妹课堂。教学行动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后,志愿者们发现社区中的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生活孤独和精神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因此,外文青中因人制宜,将校外老年大学的重心放在了晚情关怀上。以课堂的方式,为老服务,在陪伴中,传递两代人之间的深情。

志愿者耐心地进行口语教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正是这样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对这些可爱的忘年交们发自内心地敬佩。这个温馨的大课堂将一直为老人们敞开大门,为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也为了两代人之间长久以来建立起的深厚情谊。
(外文学院宣传中心文/王徐雅璇 图/童舒铠、王徐雅璇、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