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然成为全国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面对疫情肆虐,无数的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是作为公共管理学子,应勇担时代使命,充分发挥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对疫情防控开展科学的研究并努力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管用的智力支持。
为此,公事学子充分发挥本硕博学习合作机制,针对自发写作疫情论文,但尚缺科研训练的本科同学组成论文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学长学姐的“传帮带”作用。不同研究层次的同学一起深入思考研究,碰撞思维的火花,从学术角度对本次疫情进行研究,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思考。

本硕博论文联动
01
后“冠状”时代:
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
——樊山峰,周桢妮,钟云民
作为大一的本科生,对于自己所处的专业之类的大多不了解,对于论文也不是很懂,经过跟学长姐的交流,加之自己研读相关的规范说明,初步对论文的格式,以及要求思路之类的有进一步的了解,学长姐们也非常的耐心呀,大一小白表示非常的嗨森!
——本科生 钟云民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也借此机会和博士生、本科生共同探讨了后“冠状”时代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如何构建的问题。我国农村在此次疫情中体现出了信息摸底快、反应快、处理快的优势,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疫情过后,除了保持原有的优势外,更要促进防疫体系的完善,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做好农村公共卫生的工作。
——硕士生 周桢妮

02
后“冠状”时代:
对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构建的思考
——夏瑜,林诗恩,罗敏
这次论文我的题目有关新冠肺炎。一开始我并不了解论文写作的具体结构,学长学姐给我发了一篇例文,并告诉我论文各部分应包括什么内容,而且在我的原有文章旁标注了许多批注,超级细致和耐心,一点一点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了解到论文应有的严谨和思考深度,最后学长学姐提供了他们的一些思考帮我拓展思维。这次本研论文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既让我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也激励我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愈加努力。
——本科生 夏瑜
问题意识、科学方法和公共情怀始终是学术研究的旨归。此次本科生关于武汉新冠病毒疫情的研究,很好地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关乎社会、勇担责任的公共情怀,但是作为学术研究依然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方法,这也暴露出我们作为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思考的局限性,以及对学术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包括我自己在内。当然,作为本科生能够有这样的见地和知识储备,已经实属不易,值得点赞。总之,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我们这些在读的博士生,学术研究任重而道远。
——博士生 罗敏

03
后“冠状”时代:
城市小区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
——吴婧瑜,李一萱,林荣全
感谢李一萱学姐和林荣全学长的帮助呀,学姐学长都非常有耐心地提意见,还写了修改意见,让我知道原来公共管理这一门学科也是有这么大的研究。通过帮忙我也粗略地懂了一些些写文章的皮毛,收获很多!
——本科生 吴婧瑜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学院本科同学的优秀与进取,案例分析部分的内容很翔实。虽然文笔略显稚嫩,理论和论文框架的应用缺乏,但依旧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学习的努力。同时,这篇文章中的内容也给予我更详细的关于此次疫情的资料。另外,和博士之间针对这篇文章的讨论,也让我感觉受益匪浅。能与优秀的学弟妹共同交流学习讨论,让我深感荣幸,希望作为学姐的一点微薄之见可以帮助这篇论文有所提升~
——研究生 李一萱
没有被禁锢的城市,只有对祖国的深爱。公事学子秉持着“立心天地,立学公事,立命生民”的思想,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积极对疫情进行审视观察,深入探讨,试图在这次疫情中尽己所能,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正体现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精神。
虽然无法如期开学,但到处都是我们渴求知识的身影,越是非常时期,越能考验心智。向光前行,我们一起静待春来。
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会、团总支